高新技術企業具有知識資源密集、自主創新能力強、產品更新換代快的特征,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現狀,有以下問題:
一.從國內目前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獲取的渠道來看,企業知識管理過多地關注專利的獲取,但對專利進行內化的能力較弱;
二.在知識存儲方面,國內主要企業目前未能真正形成知識存儲的科學管理系統;
三.在知識保護方面,目前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為最活躍的創新主體,約65%的專利為中小企業發明創造,但往往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同行業之間侵權成本低,維權費用高,難以保障企業利益,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經常發生;
四.在知識共享方面,企業硬軟兩個環境的營造不到位,不少企業不愿為員工培訓、學習、交流與深造等方面創造空間,提供條件,對知識共享缺少剛性支持。
此外,研究與開發(R&D)是體現現代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及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指標,直接影響著高新技術企業的業績和競爭力。按照國際標準,高新技術企業的R&D投入強度不應低于5%。然而據有關統計顯示,我國很多代表性企業R&D投入占銷售比例尚不足1%,嚴重制約和限制了企業自主研發能力與核心競爭產品數量,企業發展創新活力不足。
因此,只有綜合考量,多元施策,方能真正改善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的現狀,提升水平,實現企業的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加大企業知識管理研究力度,創新研究模式
綜合來看,國外多數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的成功案例來源于實踐活動,歸納為一種知識管理模式,有時稱為“草根模式”,如西門子醫療解決方案公司(MED)根據企業的特殊需求創建“MED知識分享”平臺,與公司戰略相匹配,作為公司全球戰略化的一個環節。國內研究多表現為問題導向型研究,是在理論研究基礎上,配合實踐經驗,自上而下的推行知識管理,可稱之為“行政模式”。兩種模式各有其優點和不足,在研究和實踐中具有互補性。應關注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的合體,不斷創新研究模式,建立行之有效的模式類型。
二、加快制定企業知識管理戰略,調整組織結構
充分調研企業的知識資源優勢與知識能力水平,對企業發展目標、定位、趨勢等進行統籌分析,制定與企業發展目標相協調、企業發展方向相一致、企業資源狀況相匹配的知識管理戰略。建立靈活、便捷、高效的扁平化知識型組織結構,以工作流程為中心建立組織結構。簡化企業管理層級,減少企業中不必要的管理崗位,提高知識在員工中的傳遞效率。
三、加快建設企業知識管理團隊,培養創新能力
企業應重視培養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管理專業團隊,發揮他們在知識結構、知識素養等方面的優勢,在團隊的良性互動氛圍中加強溝通,提高團隊的協作效率。
四、創新高新技術企業學習機制,提高學習能力
加強組織學習,企業管理層面制定學習的目標與章程,并為員工提供多元化的培訓與學習渠道。對于現有員工的培訓與學習,以企業虛擬大學、實踐社群、學習型組織等形式為企業知識活動搭建橋梁。同時注重專業人才的儲備與引進,新員工能夠持續為組織知識創新匯入新元素,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形成良性互動。
五、持續培育企業知識管理文化,打造企業文化氛圍
全球著名企業HP公司的發展基石之一便是企業的合作精神,積極開放的企業文化能夠激發員工動力。企業應建立人性化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以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方式鞏固人才培養,實現人才價值,提升企業效績。
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
卓科服務熱線: 0755-21675761
Copyright ? 2018 深圳市卓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粵ICP備18069424號-1 網站設計:沙漠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