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中規定高新資質只有三年有效期,如果超過三年時間,可以進行申請高新復審,即高新重新認定。將到期的高新企業獲得了三年的減稅優惠,也獲得了其他高新優惠,帶大家再看一下熟悉又陌生的高新企業優惠和好處:
1、稅收減免
認定后的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由原來的25% 降為 15%,相當于在原來基礎上降低了 40%。
2、科研經費支持和財政撥款
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憑批準文件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書》辦理享受國家、省、市有關優惠政策,更容易獲得國家、省、市各級的科研經費支持和財政撥款;高新技術企業稱號將會是眾多政策性如資金扶持等的一個基本門檻。
3、國家級的資質認證硬招牌
高新技術企業是一個難得的國家級的資質認證,對依靠科技立身的企業更是不可或缺的硬招牌,其品牌影響力僅次于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
4、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高新認定的企業,能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提供有力的資質,極大地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無論是廣告宣傳還是產品招投標工程,都將有非常大的幫助。
5、促進企業科技轉型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是一項引導政策,目的是引導企業調整產業結構,走自持續主創新創新的發展道路,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的熱情,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6、提高企業市場價值
證明企業在本領域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高端技術開發能力,有利于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是企業投標時的重要條件。
7、提高企業資本價值
高新技術企業是吸引地方政府、行業組織對企業實施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的重要條件,也更具有吸引風險投資機構和金融機構的實力,從而推動企業快速投入到產業化經營中去。
看著上面的優惠和好處還是那么的讓人心動,我們就單拿第一條也就是企業所得稅來說,大家可以想一想假如自己公司沒有或者擁有這個福利,你的利潤方面會是如何?
根據公告,中裝建設于2015年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效期為三年。公司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按照15%的優惠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該公司表示,根據規定于2018年進行了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格復審,但近日收到《關于公示深圳市2018年第三批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的通知》,該公司未被列入名單,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復審未獲得核準。本次未能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復審將對該公司企業所得稅產生影響,2018年度將不再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須按2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該公司2018年1-9月已按15%的所得稅稅率預繳企業所得稅,因此須補繳2018年1-9月所得稅額約為2228.49萬元,占當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比例約為16.77%。本次該公司未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復審,將對公司2018年度的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大家看看上面的數字2228.49萬元,沒了15%就要補交這么多,由此在這里提醒:明年的高新復審請慎重慎重再慎重!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當然,已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不包含2018年度新申請認定公示的企業),別忘了還在進行中的國家高新抽查!抽查什么呢?
1、自主知識產權
(1)具體內容
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2)備查要點
A.企業要提供認定申請時已經擁有的有效知識產權證明,證明知識產權所有權屬于企業;
B.從通過受讓、受贈和并購方式獲得的知識產權必須與企業的主要產品(或高新技術產品)必須是有關聯的,且要提供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部門出具備案等證明材料;
C.清晰說明知識產權所保護技術的行業先進性進行說明
D.清晰說明知識產權對那些產品(服務)生產發揮了核心支撐作用。
2、技術領域
(1)具體內容
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2)備查要點
A.企業的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所采用的核心技術是對提高產品性能、提升產品質量或提升產品競爭力起主要作用的技術,該核心技術符合《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B.企業應提供與申報書中高新技術產品表格內容相對應的的產品實物,提供能說明產品的主要性能、關鍵技術和技術創新點的產品檢測報告、專家鑒定意見、獲獎證書等相關證明材料。
3、科技人員比例
(1)具體內容
企業從事研發和相關技術創新活動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比例不低于10%
(2)備查要點
A.企業須提供申請認定時在職職工人員證明材料(如企業財務部分下發的工資證明、人事社保部門提供的社保人員證明等);
B.科技人員名單及其從事技術活動證明。
C.對離職的科技人員要能夠給予說明。
4、研發費用比例
(1)具體內容
A.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B.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C.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2)備查要點
A.研發項目立項時應設置研發支出專賬或輔助賬,核算各研發項目的各支出明細科目費用,以此作為研發費用專項審計依據,以備核查;
B.明確研發費用歸集邊界,制定公用共用費用分攤依據原則,準確歸集各項目的研發費用,特別是研發人員的工資、研發儀器設備、場地、水電暖等共用公用費用的歸集和個項目之間做清晰準確分攤說明;
C.要注意研發費用歸集的合理性。企業對經過專項審計按研發項目建立的研發費用的各項支出,都要給予盡可能具體的說明,特別是對一些數額較大的原材料、儀器設備等支出費用要說明其在哪個研發項目的具體用途。要說明研發費用歸集是用于項目研發過程的相關環節。
D.研發費用歸集各項費用核算的比例要符合《工作指引》中對研發費用歸集的要求。
E.企業在國內發生的研發費用占總費用的比例要在60%以上。
F.企業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按80%計入研發費用總額。
5、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比例
(1)具體內容
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2)備查要點
A.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和企業當年總收入以專項審計報告為準;
B.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歸集前提是,對應的產品是由《國家重點支持技術領域》的技術應用生產而獲得的;
C.明確各高新技術產品(服務)的歸集分類依據,說明清晰,科學合理。
6、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
(1)具體內容
A.組織管理制度
B.研發機構
C.成果轉化獎勵制度
D.人才績效制度
(2)備查要點
組織管理制度資料準備提供:
A.研發項目立項、審批、驗收管理制度、辦法,項目立項文件,項目驗收書、驗收意見;
B.研發項目經費預算申請、支出報銷、核算流程管理制度;
C.研發費用專賬或輔助賬。
研發機構方面資料準備提供:
A.各級工程中心、技術中心或者內部研究院、研發中心、研發部門等,各級政府關于建立研究開發機構的批文,企業建立相關部門的文件,研發中心環境條件、中試車間、研發儀器設備等,列出清單附照片;
B.產學研合作協議、與高校院所共建研發中心協議、共同申報項目合同等合作文件。
成果轉化建立制度資料準備提供:
A.與成果轉化收益關聯的科研人員考核激勵制度,個人或團隊自主創新活動管理制度、機制、文化,員工發明創造獎勵辦法,以個人名義開展成果化,例如科研人員以成果入股新設公司孵化成果、科研人員通過成果轉讓獲得收入獎勵;
B.開放實驗室、實習基地或公司網站時的產品體驗及意見反饋或者創新論壇。
人才績效制度資料準備提供:
A.選派資助科研人員參加學歷教育、職業資格培訓、行業技術推廣培訓;
B.行業專家、中級職稱以上、碩士以上學歷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和執行結果,行業專家兼職聘用情況;
C.研發部門、科研人員績效考評制度、企業內部科技激勵制度、科研獎勵發放文件。
7、科技成果轉化能力
(1)具體內容
最近3年內科技成果轉化的年平均數進行計算
(2)備查要點
A.要對每個轉化項目的來源、主要內容和轉化對應形式(產品和樣機)給予列表說明,并闡述其與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和有效知識產權的關系。
B.企業須提供與認定申請書中相一致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的相關證明材料,如有關政府部門立項、與外單位開展合作或轉讓項目的合同或合作協議、企業內部立項決議等項目證明材料。
C.企業有關人員特別是企業負責人和研發人員要清楚這些科技成果項目是如何轉化為產品(樣機)以及它們之間的對應關系。
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
卓科服務熱線: 0755-21675761
Copyright ? 2018 深圳市卓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粵ICP備18069424號-1 網站設計:沙漠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