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機也在全球迅速普及,而這背后有家科技公司乘著這股東風順勢崛起,一年在中國賺走上千億收入,它就是美國芯片巨頭高通公司,作為全球通信行業領頭羊,它掌握了移動通信技術趨勢和手機芯片的行業地位與專利話語權。高通每年都將營收的額兩成投入到研發當中,已經累計投入研發5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00億),擁有超過13萬項全球范圍的專利,目前這一數字還在不停增加。
簡單的了解下這家企業:高通的創始人名叫歐文·雅各布斯(Irwin Jacobs),他出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上大學時所學的專業是酒店管理,后來又轉向學習電子工程,在美國著名學府麻省理工學院取得博士學位后留校任教。六十年代末,他辭去做了十三年的老師工作,與兩位同伴共同創業,成立了一家技術咨詢公司,并做到了退休。
八十年代中期,年過半百的歐文在自己位于圣地亞哥的家中召集了以前的工作伙伴,商量打造一家專注于高質量通訊(Quality Communications)的新公司,這也正是高通(Qualcomm)這個名字的由來,當時企業經營方向主攻數字通信和無線通信技術,歐文堅信這項技術將會在未來人們生活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剛開始,他們發布了OminiTRACS衛星的數據通訊系統,這是一種運用于運輸行通信系統,確保卡車公司能夠追蹤和觀察自己的車隊,憑借著這項服務拿到了一份大訂單。但真正確立了公司發展方向的是他們在八十年代末,獲得了美國電信工業協會的認可,并向協會企業供應網絡基礎設施和對專利技術授權。
90年代末,高通聯手Palm開發了pdQ,這是全球第一款CDMA智能手機,具備互聯網功能的手機由此崛起。為了更好的專注于芯片業務,他們還拿掉了自己的手機業務和系統業務,要知道當時手機業務占到了高通營收的近六成,不過現在來看卻是正確的選擇,正是這個決定讓他們的的技術得以快速推向市場。
隨后,高通又在旗下的芯片和系統軟件當中集成了GPS、互聯網、MP3和藍牙功能。隨著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用戶對于流量數據需求增加,具有天生優勢的CDMA就成為了市場的熱點。而手機廠商可以借助高通的芯片技術,輕易的完成產品設計,打通高速連接,這也開啟了高通往后十幾年的輝煌。
在七年前,高通的營收達到150億美元,中國市場只占據了營收的三成,經過幾年的發展,隨著國產手機的崛起,這一數據迅速提升到六成,國內有超過一百五十家公司和高通合作。
現如今,全球幾乎每一部智能手機中都在用高通芯片或專利,它除了向廠商收取賣芯片的費用,還需要按手機整機售價抽取一定比例的分成。截止目前搭載高通技術的設備總量已超過100億臺,據公布的業績顯示,去年公司總營收約230億美金(約合人民幣1580億),其中營收1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30億)來自中國市場。
而今年倍受期待的驍龍855也即將面世,有業內人士透露將采用先進的7nm工藝制造,并且是首個支持Multi-Gigabi 5G連接的商用平臺,國內手機廠商早已是摩拳擦掌。高通能一直保持著技術領先,這與其多年來在技術研發上的持續投入密不可分,在2G、3G、4G、5G通信技術上面積累了大量專利組合。
據了解,首批實現5G技術的網絡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希望借此獲取豐厚利潤,因此,高通近年來致力于在5G領域戰勝英特爾和其他芯片制造商并搶奪制高點。
知識產權一站式服務
卓科服務熱線: 0755-21675761
Copyright ? 2018 深圳市卓科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粵ICP備18069424號-1 網站設計:沙漠風